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主管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
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
首页 >> 县区新闻

阳城:“一乡镇一法官”试验成果可圈可点

2024年05月09日 17:13:00 来源:太行日报

  阳城法院在每个乡镇配备一名员额法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,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

“一乡镇一法官”试验成果可圈可点

□本报记者 吴俊玲

  “我几岁以后犯法就要承担刑事责任?”“有同学老骂我,是不是校园欺凌?”“我感觉被同学们孤立了,我应该怎么办?”……在阳城县寺头中学普法现场,同学提问,干警解答,气氛热烈。这是阳城法院“一乡镇一法官”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。

  2023年,阳城法院在各乡镇设立“情调理顺调解工作室”基础上,又选派一名员额法官沉入各乡镇,参与基层社会治理,实现阳城县15个乡镇法官全覆盖。

  “一乡镇一法官”,这场试验,成果可圈可点。

搭平台

实现“指尖”咨询

  “法官,我们乡镇工作人员处理矛盾纠纷时总感觉力不从心,能不能开展一次集中培训?”

  “可以。”

  “法官,我们乡镇一直为老旧小区拆迁改造烦恼,过两天的村民代表商谈会,想请你们来提供专业意见?”

  “没问题。”

  法官的微信群里不仅有“答疑订单”,还有来自乡镇的“调解邀请”和“普法订单”。每一条留言,都是连接法院与乡镇的纽带,法官们拿起手机,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。这就是员额法官在基层的一项重点工作。

  法官们入户走访,加入法治微信群,参加座谈会,了解乡村的工作动态,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,遇到问题苗头及时和当地党委政府、派出所、司法所、综治办联系,搭建互动平台。2023年,法官加入矛盾纠纷化解微信群30余个,提供咨询意见54条,参与重大疑难问题化解20余起。

下基层

把普法课堂搬到田间地头

  因租赁经营陶瓷产品商铺,张某等人与李某发生纠纷,就将李某告上法院。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对案涉商铺及其内饰权属等存在较大争议,阳城县开发区人民法庭直接将审判庭“搬”到现场。

  “这些筒灯、显示屏是你购买的吗”

  “商铺的吊顶是怎么回事?”

  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对租赁场所进行现场勘验,并将双方提到的商铺内饰、物品等一一进行记录。

  案件审理过程中,法院邀请凤城镇北安阳村村委干部参与调解,原被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,这起案件得到圆满解决。

  对于家事纠纷、相邻纠纷、土地纠纷、涉企合同纠纷等民生纠纷案件,阳城法院以预防化解为导向,入户、入企调查,并选取典型案例开展“巡回法庭”审理工作,把普法课堂搬到乡村院落、田间地头、工厂车间。

  2023年,阳城法院巡回法庭审理案件10余件。对于多发性、群体性、未成年人保护、企业风险防范等特殊案例,按照类别分别编纂成册,去年整理的70余起典型案件,成为普法教材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提高了普法质量和效率。

送服务

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

  为了建成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成讼”的社会治理模式,阳城法院在全县开展“平安阳城建设一乡镇一法官”的工作机制,派驻法官以“三员四心五步走”为工作思路,融入基层社会治理。

  “三员”,法官身担“法治宣传员”“矛盾纠纷调解员”“社会治理观察员”三重身份;“四心”,即“党心引领”“初心作为”“用心解纷”“爱心宣传”;“五步走”,即“搭平台、下基层、送服务、解难题、促稳定”,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司法服务,推动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、源头化解、实质化解。

  “一乡镇一法官”,让法院和各乡镇的基层组织充分对接,法官深入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员和综治网格员开展调解工作。

  2023年,阳城县法院聘请了17名“村居调解员”和1名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,并和相关部门开展了“总对总”对接机制,用“多元解纷+司法确认”模式,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司法便利,提高了基层调解组织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,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。

解难题

矛盾化解有实招

  在某乡镇,有兄弟姐妹因分家析产引发矛盾,老父亲去世20多天竟未下葬,昔日手足一朝反目,如何平稳妥善化解纠纷?司法所、派出所和人民法庭“三长会商”,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、明之以法,让兄弟姐妹握手言和。

  一起20多年积怨的相邻纠纷,在法官7次入村和村委会的共同协调下,矛盾妥善处理并自动履行。

  基层矛盾纠纷更多的是邻里纠纷、片区纠纷,案不大,却切切实实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。针对引起类案多发高发问题,阳城法院深挖根源,在联络点收集问题,向乡镇党委和基层自治组织提出完善治理的司法建议,实现“办理一案、治理一片”的社会效果;积极参与疑难复杂、群体性、突发性纠纷,变“被动”应对为“主动”指导和预防。2023年,阳城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23份,累计发出司法建议84份,助力社会治理,让纠纷止于未发。

【打印】 [ 责任编辑: 牛坤 ]
晋城市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

《太行日报》、《太行日报·晚报版》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、视频)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,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,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或镜像,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!

凡本网未注明"来源:晋城新闻网、《太行日报》、《太行日报·晚报版》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:0356-2025100。

我要评论           

Copyright 2006 - 2017 jcnews.com.Cn,All Rights Reserved

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:0356-2025100 E-mail:thrbwlb@163.com

晋城市直新闻媒体有奖纠错   平台技术支持: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

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4120230004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(署)网出证(晋)字第006号      晋ICP备 19008049号      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