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主管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
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
首页 >> 县区新闻

【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——乡村行·看振兴】阳城县横河镇践行“千万工程”描绘山乡“富美图”

2024年05月09日 17:17:00 来源:太行日报

阳城县横河镇践行“千万工程”描绘山乡“富美图”

“太美了,不愧是如画横河!”

□白军社 王跃飞

  一排排用红沙石修筑的民居,围聚成一座座“石头城”,镶嵌在青山绿水间,惊艳了人们的目光;一条条环绕在山水间的骑行赛道、极限泵道,洋溢着时尚运动的激情;一座座书画写生基地、一片片特色农业产业园,活跃着从大城市走来的大学生、创业者和游客。古老的土地,充满青春的活力和发展的生机。

  “这里太美了,真不愧是如画横河!”今年“五一”小长假,横河镇再度出现旅游火爆景象,接待游客6万人,实现旅游收入720万元。

  近年来,地处太行山南麓的山西省阳城县横河镇积极践行“千万工程”,走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,一个曾经凋敝、破落的山乡发生华丽蝶变,展现出一幅农旅融合、产业兴旺、乡村和美的动人画卷。

  注重规划引领,打造美丽和谐生态村居。聘请国内知名高校专家,结合大析城山开发和横河旅游度假区建设,制定了全镇国土空间规划、12个村村庄规划、动感横河3A景区规划、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规划,为乡村建设提供顶层设计。在镇区中心街道,按照“留形”更要“留魂”的目标,开展原始风貌立面改造,打造记载着盘亭古道的历史文化街区;在“太行一号”沿线各村,遵循修旧如旧的要求,开展片石民居修复和“盘亭”“骑栖”“拾叁月偷闲”等高端民宿群建设,实现村就是景、景就是村,建设现代山区新村居。

  激活资源要素,推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。把盘活镇域内凋敝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,作为解决产业发展用地难题,打通乡村振兴“关键堵点”。通过“三变”改革,激活土地要素,接连引进昆仑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大析城山景区、溪栖红石酒店有限公司打造苇园后高端民宿、宁广商贸有限公司建设开发牛槽沟康养村等项目,使横河成为社会资本下乡和返乡能人创业的热土。大力发展“菌”“药”“羊”三大产业基地,实施种、养、加全产业链开发,引进了横河药谷医药养学研综合体、析城山老岭艾旋律田园综合体、阳城白山羊保种繁育基地、“太行云耳”食用菌产业园等项目,拓展研学、体验、农趣、文创、食疗、民宿等业态,构建有文化内涵、有风情特色、有深度体验的农旅融合目的地。通过资产入股、租赁开发、劳务就业、产销对接等利益联结机制,改变了农民的投资、就业和增收方式,让农民成为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。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赋能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,成功培育了“红砂岭”婚纱影视基地、晋豫特委红色摇篮展馆、杨柏山书院等项目,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,全镇12个村实现村村有产业,处处能增收。2023年,横河镇农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到44138.7元,高于全国农村人均水平103.5%、全省149.7%、全市112.3%、全县117.55%。

  发展文旅康养,编织山区农村美丽富庶新图景。在“伏羲画卦”创世神话的发祥地,立足镇域内丰富的山、水、林、舍资源,积极发展运动康养经济和丹霞写生经济,着力打造“动感横河”“水墨横河”两张名片。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自行车泵道和青少年骑行训练基地,以及5条12-15公里山地骑行赛道和5条50-80公里的山地骑游赛道,连续六年举办全国规模的山地自行车越野赛,创建了3A景区动感骑栖小镇和省级横河旅游度假区;建成了“水墨宁园”“如画横河”等较大体量的写生基地,吸引国内著名画家和高校学生纷至沓来。依托镇域内独特的“三川五岳”风貌,打造太行、王屋之巅的公园山城。以“盘古开天”“女娲补天”“伏羲画卦”“愚公移山”等创世神话为主题,打造四座网红桥;通过山地赛道、骑友线路的串联,把十八罗汉峰、铁盆嶂、盘亭河等地质奇观、天然景点、滨水空间等资源相融合,形成山上山下联动的慢行步道;以农耕文化、山地骑行、国防双拥为特色,在盘亭河两岸打造口袋公园和网红打卡点,形成河东河西呼应的景观廊带;移步异景、步步有景、处处皆景,成为“太行一号”国家风景道上的一大亮点,以“国际山地骑栖营地”“太行森养”“王屋画廊”闻名遐迩,年接待游客达到40万人次的文旅康养特色小镇。先后荣获了“全国美丽乡村最佳旅游目的地”“全国人文生态旅游基地”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“全国最美森林小镇”“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乡镇”等称号。

【打印】 [ 责任编辑: 高欣 ]
晋城市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

《太行日报》、《太行日报·晚报版》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、视频)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,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,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或镜像,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!

凡本网未注明"来源:晋城新闻网、《太行日报》、《太行日报·晚报版》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:0356-2025100。

我要评论           

Copyright 2006 - 2017 jcnews.com.Cn,All Rights Reserved

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:0356-2025100 E-mail:thrbwlb@163.com

晋城市直新闻媒体有奖纠错   平台技术支持: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

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4120230004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(署)网出证(晋)字第006号      晋ICP备 19008049号      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